找到相关内容1126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天台智顗的中道实相论和观心论

    rdquo;、“一实之道”、“一实境界”、“令众生开佛知见,见此一实”等。智顗提出,与小乘经用无常、无我、涅盘作为法印(基本...慧思为二祖、祖的天台宗祖统说,大致反映了天台宗在思想上前后传承关系。   这里想特别强调指出:智顗对以往中印两国佛教思想不是简单的继承,而是有创造性的发展。他创立了以大乘止观学说为中心,包括判教论、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65256136.html
  • 澈见本心(1)

    的及方法   概说 修学观念   如来   生死事大 油钵不倾  法印与一实相印   真如之内证   佛法就是觉悟之法  证五蕴皆空   众生是佛   白话“道一禅师语录”  ...,或念佛,或调息,或静坐……,等心平稳后再读,因为“心法”,必须专注用心去体悟,才能开发出清净智慧(般若)。而清净智慧能引导我们自证本性,故心经曰:“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得阿耨多罗菩提。”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256667.html
  • 宁波七塔寺桂仑老法师略传(2)

    无余涅槃,这是去掉烦恼,获得清凉寂灭的一种境界。小乘佛教将涅槃寂静作为印证佛教实践的法印之一。大乘佛教认为,涅槃是一实相印,了知无生死  可出,世间与出世间不二,染污与清净不二,众生与诸佛不二,“...道场观自在,殿堂文殊普贤王。  香敬贤悲智愿,灯光遍照十方佛。    佛教是一个讲智慧的宗教,教人如何认识人生,怎样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。凡事不去执著,无所得的般若认识是佛教强调的一个重要的生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41156915.html
  • 达摩祖师与其禅法的相关问题探讨

    分析五蕴后所得到的结论,另外,如果依据法印的教理来说,是不可能承认有个固定常住的“我”存在的,因此,不应该说成“非我”,还是“无我”较为妥当R32(注32)。 个人认为“无我”虽然是说固定的实体我...譬如,瑜伽学派说阿赖耶是一切杂染根本,则后来发展出来的如来藏学派就说那个根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,又如,大部分的学派是根据世尊“法印”之论而并不认同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性存在,如来藏学派却是认同这个永恒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3457005.html
  • 佛教现代化改革计划

    经书为核心,定义当今时代五戒具体内容的范本作辅助。  其它如“发菩提心”、“四谛”、“十二因缘”、“法印”、“四法印”等,这些属于较深奥的教理,宣讲当然没问题,这儿只是不作为大规模宣讲的主要内容。 ...》中明确要求比丘不可务农,但主张丛林制度的百丈禅师却以“一日不耕,一日不食”为自豪,并且也得到了众人的称赞和推广;又如在佛涅槃后二、百年的阿育王时代比丘尚是不可收取金钱的,但现在中国绝大多数寺庙都...

    李庆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757028.html
  • 佛乘金刚密印观音禅论——重说《六祖坛经》(1)

    违背,经不起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法印和“缘起性空”一实相印的检验。毫无疑问:该经为后人所编,由不见性人加入我知我见,假冒为六祖所说,混淆是非,贻误众生。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,本人从以下几个...有念为修学处。念什么,念皈依三宝,念四弘愿,念佛菩萨圣号,念菩提心,念以戒为师,念法印,念四念处,念缘起性空,念般若,念大乘了义,念三十七道品,念四摄六度,念无我利他,念人成即佛成。念念与之相印,念...

    陈 智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157055.html
  • 中国书道艺术的内在主体性进路——以禅宗精神为中心

    基本上还是坚守如来藏的理解,也就是肯定有一佛性在。同时,既然所谓法印就是在肯定无常印之外,遗坚持无我印,即是除了肯定世界变动不居外,也肯定自我本身也流变不息。这从消极面讲,就是不要执著自我而困于封闭性...并指陈创作主体通过书艺来输送本心,体现以心传心的禅门宗风;  · 二、从禅宗艺术主体的无住境界,指出书艺上重视发展艺术创造主体,与禅宗破除我执的思想并无矛盾;  · 、通过‘媒体’与‘媒介’之...

    吴有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957072.html
  • 李商隐诗歌佛学意趣

    无我”、“一切皆苦”,是为“法印”。佛教认为,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各种物质现象、心理活动,都是迁流转变、不遑安住的“有为法”。有为法由众因缘凑合而成,没有不变的自性,而且终将坏灭。一切有为法,...从来没有灿烂地绽放过。为了长养色身,为了区区名宦,他不得不抛乡别井,碌碌风尘,“此生真远客,几别即衰翁”,(《寓目》)“路绕函关东复东,身骑征马逐惊蓬”,(《东下旬苦于风土马上作》)“欲问孤鸿向何处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5757342.html
  • 大乘禅波罗蜜‘止观法要’之抉择── 新世纪的新禅学刍议

    不同而言,‘三三昧’依法印以成观,而‘无量三昧’以(众生)‘苦’为所观境,如是乃通于(观众生苦而起愿欲以救拔之的)大乘观门。然而就空相应缘起而无诤的‘同一义’而言:有情自体非能独立存在、截然对立,而是...。在《大智度论》中,龙树菩萨进一步指出,这也是同归于一法空性的大乘深观,故三三昧实同缘于一实相,法印亦即是一实相印。如说:   涅槃城有三门,所谓空、无相、无作。……用实观得入涅槃门。问曰:何等空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257494.html
  • 印顺导师对变质禅法之批判及对禅宗之肯定

    也有同一义:就所观境不同的‘差别义’而言,‘三三昧即解脱门,依法印而成观;无量三昧,即是依苦成观。观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与乐的同情,即“无量心解脱”。’[8] 然而就空相应缘起的无诤‘同一义’...同修永铭于心!特于此深致谢忱!  壹、变质禅法之批判  印顺导师深入禅法之传统义蕴,既有所继承,又有所批判,对‘禅、净、密’宗之批判,特别引起相关宗派之强烈反弹。然而良药苦口,这些批判,颇有指正当代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357495.html